裸眼视力和屈光不正是一回事么?

 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家长问“我孩子的视力是多少,你们能降低度数吗?”“我孩子多少度,裸眼视力是多少?”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很多专业的医生或视光学从业人员都是无法准确地回答你的。因为裸眼视力与屈光度是表示视力好坏的两个不同的指标,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但又不是比例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屈光度获得了降低,裸眼视力会相应地提高。

 
裸眼视力

裸眼视力:一般而言,不戴眼镜所测得的视力称为裸眼视力,戴眼镜后的视力称为矫正视力。裸眼视力是一种通俗的说法。

中心视力:中心视力简称视力,即视敏度,是指黄斑部中心凹的视力功能,也就是眼分辨得出小目标物的能力,是视网膜黄斑部中心凹的直接视力。

黄斑区视力:视网膜后极部有一个无血管凹陷区,解剖上称为中心凹,临床上称为黄斑,由于该区含有丰富的黄色素(即叶黄素)而得名。黄斑区是视力最敏感区,负责视觉和色觉的视锥细胞就分布于该区域,人眼的视力检查就是查黄斑区的视觉能力。黄斑区以外的视网膜视力是十分低下的。

综上所述,裸眼视力、中心视力和黄斑视力其实是一回事,就是我们平时不戴眼镜时候所测出的视力。裸眼视力的多少是由眼睛的屈光系统的屈光程度,透明度和眼轴长度决定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出眼睛的健康情况,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体检测视力测得是裸眼视力。目前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计量裸眼视力是从0.1到2.0。(0.3以下为盲区视力,1.0为标准视力。)

 

屈光度

光线由一种物体射入到另一种光密度不同的物质时,其光线的传播方向产生偏折,这种现象称为屈光现象,表示这种屈光现象大小(屈光力)的单位是屈光度(缩写为“D”)。1D屈光力相当于可将平行光线聚焦在1米焦距上。

 

眼睛的屈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其中,角膜和房水组成了一个凸透镜,晶状体和玻璃体本身都是一个单独的凸透镜,所以眼睛的屈光能力就是屈光系统三个凸透镜的总的屈光力。眼睛不使用调节时的屈光状态,称为静态屈光,标准眼静态屈光的屈光度-58.64D。人眼在使用调节时的屈光状态,称为动态屈光,其屈光度强于静态屈光的屈光度。

 

晶状体是人眼看远、看近的最直接的调节结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与物理学的凸透镜的不同表现在它是可调节的,也就是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调节它的弯曲程度,来改变焦点的远近达到看清物体的目的。

 

针对眼睛来说,最直接的屈光的改变就是反应在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上。视物越近,晶状体的曲度就越大,在调节上来说就是越费力,反应在自我感觉上就是眼睛疲劳,也就相当于近距离看书时间过久的症状。

 

裸眼视力往往是指我们眼底视网膜成清晰物像的能力;而度数则是指我们眼睛屈光系统的屈光度。不同的人,相同的度数可以有不同的视力;同样,相同的视力也可以有不同的度数。但对于同一个人,在相同的时期,度数越高,视力就越差。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却没有相互换算的公式。

 

裸眼视力和近视度数是一回事么?

眼睛折射光线的作用叫“眼的屈光”,用光焦度来表示屈光的能力,叫做“屈光度”。由于眼睛屈光度不正确,造成不能准确在视网膜成像,就是视力缺陷,一般情况需要佩带眼镜,通过镜片补充和矫正眼睛本身的屈光度,达到视网膜正确成像的目的。所以简单来说,镜片的屈光度就是眼球屈光不正的度数。

 

凸透镜(如: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如: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一般眼镜常使用度数来表示屈光度,以屈光度 D 的数值乘以 100 就是度数,例如 -1.0D 等于近视眼镜(凹透镜)的 100度。

 

近视度数一般指的是屈光度,针对眼睛来说最直接的屈光的改变就是反应在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上,视物越近,晶状体的曲度就越大,在调节上来说就是越费力,反应在自我感觉上就是眼睛疲劳;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也就是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调节它的弯曲程度,来改变焦点的远近达到看清视物的目的。

 

简单说来,近视度数是指眼角膜的屈光度,视力是指眼底视网膜成像的能力,相同的度数可以有不同的视力,同理,相同的视力也可以有不同的度数。虽然同一个人在相同的时期度数越高,视力就越差,但视力和近视度数并没有绝对的关系,更不成比例。近视患者中有的近视度数300度,测视力表0.2,有的近视只有400度,测视力也是0.2。所以,这只是一个检查标准。

 

总而言之,屈光度和裸眼视力并非一对一的关系,我们不能以裸眼视力的好坏来判断屈光度的高低,也不能以屈光度的高低来判断裸眼视力的好坏,每个个体都有一定的差异。